“兂”是“簪” 的初文。本是古人绾住发髻或冠的一种长针。甲骨文写作“、 、 ” , 正是一侧跪女人头上插有两只簪子的形状。 小篆1将甲骨文的女人形改为无性别的“人”形(说明古时男女均用簪绾发),头上两只簪子变为一 “匕”字形。离原形不远。小篆2上边是“竹” (古时一般人簪子多用竹制,贵族用牙、玉、金、银)下边是“朁” (读cǎn)。成为《说文》所称“兂 (簪),首笄(读jī,竹簪)也。从竹,朁声”的形声字。
“兓” 是尖锐物。 本指 “兂、 簪” 的尖形。 小篆写作 “” , 与甲骨文“” (兂)头上双簪比对, 可以看出 “兓” 的本源。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