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魁 |
字源 | 魁kuí 古玺文;小篆;汉简;隶书 “魁”是古时祭祀仪式中头戴面具,手持大汤勺的人。《说文》: “魁,羹斗也。” 所以 “魁” 表示两个意思: 一、因其主要展示汤勺动作,所以“魁”指羹斗(木制大勺); 二、因持汤勺的面具人在祭祀仪式上第一个操作表演,所以表示第一、最大。金文和小篆的左旁都是“鬼”字。鬼字的甲骨文写作“” , 与金文、小篆相似, 都是戴大头面具的人形, 表示死去的人(详见“鬼”释)。在这里既作“魁” 的声符使用,也表示祭祀死去的人。“魁”的右边是表示羹勺的 “斗”字。 斗字甲骨文写作“” , 是勺(斗)的象形字。小篆的 “斗”字已嬗变,不如甲、金文象形。“鬼” 与 “斗”组合在一起既是“从斗,鬼声” 的形声字,也是为祭祀(鬼)使用的斗的会意字。隶书(汉《石门颂碑》 )将“斗”写作“升” 。因升和斗都是容器(甲、金文字形近似) ,字形虽异,字义相同。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