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源自远古人类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古人深知强壮的生殖器是繁衍族群的保证,所以在古代祭祀中 “吉” 是一重要内容。早期的甲骨文写作 “” , 上边是生殖器形状, 下边是表示祈祷的 “口” 。 后逐渐变形,将直观的形体改为 “士” ,“士” 即成年男人(详见 “士” 释文)。至今民间对男女结合的时辰尚称吉日吉时。金文、小篆均为 “士口” 结构。秦简和隶书 (汉《张景碑》 ) 出于字形均衡美观,将 “士” 写作“土” ,字形字义尽失。
注: 一说“吉”字上边的 “士” 和下边的 “口” 分别表示男女器官。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