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夂” (读zhǐ)、 “夂” (读suī)本是同一字。 甲骨文写作“、” ,是 “止” (趾、 脚)的倒写, 表示脚和行动之意。 小篆分作 “夂” 、 “夊”两个字。 《说文》: “夂, 从后致也。 象人两胫后有致之者。 ” “夊, 行迟曳夊夊, 象人两胫有所躧也。 ”作为部首“夂”拼合出 “夆” 、 “夅”等字,“夊” 拼合出 “复” 、 “夋” 等字, 均与行走有关。 今 “夂、 夊” 已统一为“夂” ,请参看由 “夂”组成的相关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