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的本义是官署。甲骨文、金文、小篆甚至隶书的字形一脉相承, 均由 “” (𠂤, 读duī。 高土坡, 可以坐息之处)和 “” (宀,读mián,房屋形,表示馆舍)两部分组成。古时建屋选取高地,尤其官署更高于民宅,用高土地上的房屋来表示 “官馆” 十分贴切。又因住在馆内的官员必是为帝王办事之人,所以《说文》称: “官,吏事君也。” 后来为表示 “官馆” 有居住义,另加一房舍的 “舍” 字成 “舘” ,“官” 、“馆” 二字才分道扬镳。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