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是数量小,年幼。(甲骨文 “少、小” 不分) 《说文》: “少,不多也。 ” “小, 物之微也。 ” 甲骨文写作 “” , 用沙尘般的小点表示少小。金文为与“小”字区别, 将最后一笔加长或弯曲。小篆就此写作“” 。“小” 则以一笔之差写作 “” 。 又因沙是可见物质中较小者, 又多随水流而下, 故金文和小篆另加 “水”旁写作 “、 ” 成沙字。 隶书(汉《赵宽碑》、 《张景碑》等)分别将三个字写作“、、 ” , 从此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