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邪纽、辑部;邪纽、辑韵、似入切。
《甲文编》166页《汉语字形表》139页《篆隶表》234页《汗简》9页《说文》74页《汉印徵》卷4,4页
会意兼形声。殷商甲骨文作从羽﹑从日,日亦声。表意偏旁羽像鸟之羽翼,表示习的本义与鸟飞有关。形旁兼声旁日乃太阳之象,为晴空义,表示习的本义与晴日有关且表音,习与日为舌齿邻纽。习的源头﹑声首为日,见于甲骨文。构件日与羽整合而为習,犹战国拍镦之构件日与土整合而为圼(㘿的本字),或者先以日为习,而后为造专字。甲骨文习字之构件日异体颇多,作﹑﹑﹑者并有之。战国时,构件日或讹作目﹑白(zì);构件羽甲骨文作,此时或作。《说文》小篆整理作“从羽,从白”,属于理据重构。隶变时,汉隶多作从羽﹑从日,楷书最后从《说文》作从羽﹑从白(zì),即習,简化作习,简化方法是取一构件,代表全字。本义是鸟类多次试飞。《说文》:“習,数飞也。”《礼记·月令》:“鹰乃学习,腐草为萤。”引申指学习。《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引申指风习。云梦秦简《为吏之道》:“变民习浴(俗)。”通“袭”,重复。《殷契佚存》220:“癸未卜,习一卜,习二卜?”《左传·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杨伯峻注:“习,一本作‘袭’。习与袭通用,重复也。岁习其祥,谓五年之中每年卜征都吉。”(张标)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