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篆》721页《说文》215页
形声字。从大,而声。本义为物体前端稍微大于后端。《说文》:“耎,稍前大也。”段玉裁注:“稍前大者,前较大于后也。”本义多不用,后多用同“软”,义为柔软﹑懦弱或退缩。《汉书·王吉传》:“数以耎脆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非所以全寿命之宗也。”颜师古注:“耎,柔也。”又如《战国策·楚策一》:“郑魏者,楚之耎国,而秦,楚之强敌也。”鲍彪注:“《集韵》:‘耎,弱也。’”再如《史记·天官书》:“其(指太白)已出三日而复,有微入,入三日乃复盛出,是谓耎。”裴骃集解引晋灼曰:“耎,退之不进。”(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