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字典》1225页《说文》70页《睡甲》49页《战文编》213页
形声字。从卜,兆声。形旁卜像兆坼纵横状,表示𠧞的本义与卜兆有关。声旁兆为二人背水而逃的会意字,于𠧞表音,𠧞与兆声韵并同。兆是𠧞的源头﹑声首,《说文》以𠧞为字头,以兆为重文,其实反映的是古初以兆为𠧞,后皆为造专字。小篆以前的古文字材料中尚未见𠧞字,《说文》始加收录,隶变后楷书作𠧞,是小篆笔意﹑笔势变化的结果。许慎释其本义为“灼龟坼”,即龟甲烧灼后出现的璺纹。《周礼·春官·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陆德明释文:“兆,亦作𠧞。”《说文》以𠧞为字头﹑正体,以兆为重文的排列容易使人误解为𠧞是兆的源头,这是违背文字发展规律,不符合此二字演进的历史的。兆字见于商代,战国时大量使用,而此间几乎见不到一个𠧞字,可以证明兆字先𠧞出现。《说文》分析𠧞为从卜兆的会意字属于理据重构,参“兆”字条。(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