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形表》223页《说文》123页
形声字。从木,自声。本义指古代测日影定方位的标杆。《周礼·考工记·匠人》:“置槷以县(悬),眡(视)以景(影)。”郑玄注:“槷,古文臬假借字,于所平之地中央树八尺之臬,以县正之,眡之以其景,将以正四方也。”贾公彦疏:“臬即表也。”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序》:“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引申指射箭的靶子。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臬,射埻旳(音zhǔndì,准的)也。”汉张衡《东京赋》:“桃弧棘矢,所发无臬。”又引申指法度。《广雅·释诂一》:“臬,法也。”王念孙疏证:“凡言臬者,皆树之中央,取准则之义也。”《书·康诰》:“外事,汝陈是臬。”清龚自珍《拟上今方言表》:“及今成书,以今为臬也。”又指终,极。汉王粲《游海赋》:“其深不测,其广无臬。”(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