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见纽、铎部;见纽、药韵、居勺切。
《说文》88页《睡甲》61页
形声字。从肉,却声。声符“却”战国时讹为“卻”,故“脚”也有两种写法,作“脚”与“腳”。今简化字作“脚”。“脚”本义为胫,即小腿。《说文》:“腳,胫也。”《荀子·正论》:“捶笞膑腳。”亦指脚掌。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着谢公屐。”引申为凡物体下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如山脚﹑墙脚﹑床脚等,甚至下垂的云﹑下射的光芒也可以“脚”称之。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宋苏轼《牛口见月》:“月脚垂孤光。”在“脚色”一词中,“脚”读jué,有履历﹑人物角色﹑真相等义。(严玉)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