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文编》794页《说文》254页《隶辨》365页
形声字。从手,與声。“举”字始见于金文,从犬,與声,义为举荐。中山王壶:“举贤使能。”小篆从手,本作擧。清邵瑛《说文群经正字》:“今经典作举。隶变汉碑多如此作,今俗因之。”可见,隶变以后,举的下部由“手”变为“”。在归部上,后世辞书多将举归入“臼”部。本作擧,是舉的本字,简化作举。本义是双手向上托物,向上伸。所以和手﹑脚有关都可用举,如举手﹑举踵;相关的动作也用举,如举止﹑举措。《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从手,引申出拿着﹑执持等义。又引申为升起。由上升义引申出举荐﹑推荐。与手﹑脚的动作有关,又引申出带领﹑发动﹑演奏等义。(方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