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金篆》571页《说文》169页
会意字。从二“匕”。“匕”是古代的一种长柄浅勺﹑勺端稍锐的取食器具的象形文,排比二“匕”成字,表示比的本义是相邻并﹑靠得近,同时“匕”也提示字的读音。《说文》:“比,密也。”说义可从,但构形分析为“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则不正确。从商周古文字看,“比”字与“从”字形体判然有别,相互并无关系,并非改变“从”字的书写方向造成。形体由商周到小篆,主流一直保持从二匕的构形,唯古文有别。隶变以后,所从的二“匕”笔划平直,失去象形性。比字之用,由相邻並,靠得近这一本义,引申而有联合﹑勾结﹑相比照诸义,这些意义在传世或出土先秦文献之中经常可见。《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这里的比用的是本义。又如殷墟卜辞云:“辛酉卜,争贞:王比望乘伐下危?”这里的比用的是联合义。《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这里的“比”用的是勾结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遍服为顺,择善而从之为比。”杜预注:“比方善事,使相从也。”这里的比用的是比照义。(董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