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211页《甲金篆》704页
形声字。从黑,攸声。本义指青黑色的丝织品泛白,读作shū。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黑部》:“儵,青黑缯发白色也。”又引申指黑色。晋左思《蜀都赋》:“坰(jiōng,遥远的郊野)野草昧,林麓儵黝。”又用同“倏”,义为迅疾﹑疾速。《楚辞·九歌·少司命》:“儵而来兮忽而逝。”后世将“儵”﹑“忽”连用表示极快﹑迅疾。又读作tiáo,用作“鯈”的通假字,指一种鱼。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孙氏星衍说:鯈,古多为儵。”现代汉字整理时,“儵”(音shū)作为从犬﹑攸声的“倏”字的异体字被淘汰。(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