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文编》395页《金文编》671页《汉语字形表》243页《说文》130页《睡甲》96页《篆隶表》416页
形声字。从貝,易声。赏赐之义,商代文字假借“易”字来表示;西周文字因之,后又改借本义为“目疾视”的“睗”(音shì)字;春秋文字将“睗”所从之“目”改为“貝”,分化出“賜”字,为后世所本。本义指赏赐。召尊:“甲午,白(伯)懋父睗(賜)召白马。”《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賜良金百溢(镒)。”引申指给予人的恩惠或财物。《广韵·寘韵》:“賜,惠也。”《论语·宪问》:“民到于今受其賜。”《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賜尽付府藏。”新中国成立后,“貝”简化为“贝”,“賜”类推简化为“赐”。(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