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118页
形声字。从木,焦声。本义是木柴。《说文》:“樵,散也。”徐锴系传:“散,散木也。散木不入于用也。”桂馥义证:“既不入于用,惟堪作薪焚烧。”《广韵·宵韵》:“樵,柴也。”《左传·桓公十二年》:“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杜预注:“樵,薪也。”汉晁错《论贵粟疏》:“伐薪樵,治官府。”引申指打柴。《左传·昭公六年》:“不樵树,不采蓺。”孔颖达疏:“不樵树,不伐树以为樵。”《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又指打柴的人。《正字通·木部》:“樵,采薪者曰樵。”唐柳宗元《田家》三首之三:“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