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金篆》707页《甲金篆》708页《类编》28页《说文》213页
象形字。像正面站立的人形。甲骨文﹑金文字形是一个两手伸开﹑两腿分立的正面人形,以后字形一脉相承。本义指大人,读作dà。《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意为天大﹑地大,都无从比画作字,故像人形来表示大。如果加笔画特别强调“大”的头顶部位,则成为“天”字。“大”“天”“顶”“颠”原本是一组较近的同源字,而与“首”“頭”(头)则是一组较远的同源字。“大”字引申为大小之“大”,即在年龄﹑体积﹑面积﹑容量﹑数量﹑力量﹑声势﹑强度﹑程度﹑规模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甲骨文中有“大宗”﹑“大邑”﹑“大雨”﹑“大风”﹑“大吉”﹑“大出”﹑“大御”﹑“大室”﹑“大牢”等词语,金文中有“大命”﹑“大令”﹑“大政”﹑“大服”﹑“大福”﹑“大宗”﹑“大神”﹑“大钟”﹑“大夫”﹑“大父”﹑“大且(祖)”﹑“大兄”﹑“大师”﹑“大叔”﹑“大牢”﹑“大子”﹑“大室”﹑“大庙”﹑“大史”﹑“大保”﹑“大宰”﹑“小大猷”﹑“小大政”﹑“小大事”﹑“小大邦”等词语,这些“大”,一般读dà,但传统上也有一些要读tài的,用同“太”,如“太牢”。又读作dài,用于“山大王”﹑“大夫(医生)”。(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