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124页《篆隶表》390页
形声字。从木,僉(qiān)声。本义指古代封书题签。《说文》:“檢,书署也。”段玉裁注:“书署,谓表署书函也。”王筠句读:“以木为函,复题署函上以禁闭之也。”《急就篇》卷三:“简札檢署椠牍家。”颜师古注:“檢之言禁也,削木施于物上,所以禁闭之,使不得辄开露也。署谓题书其檢上也。”《后汉书·公孙瓒传》:“(袁绍)矫刻金玉,以为印玺,每有所下,辄皂囊施檢,文称诏书。”引申指法度。《荀子·儒效》:“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檢式也。”《文选·曹丕〈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檢。”李善注:“《苍颉篇》曰:‘檢,法度也。’”又指约束。汉王充《论衡·程材》:“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谏之义,令将檢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北史·韩显宗传》:“正奸在于防檢,不在严刑。”又指考查。《汉书·食货志下》:“均官有以考檢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新中国成立后,“僉”简化为“佥”(据草书楷化),“檢”类推简化为“检”。(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