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编》433页《战文编》734页《篆隶表》776页《说文》225页《汉印徵》卷11,2页
形声字。从水,余声。水名。凡二:1.即今云南省牛栏江。源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至鲁甸县入金沙江。《说文》:“涂,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渑。”姚文田﹑严可均校议:“《说文》无渑字,当作绳。”2.洞涡水(潇河)支流。在山西省榆次县境。又,道路。后作“途”。《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郑玄注:“径﹑畛﹑涂﹑道﹑路,皆所以通车徒于国都也……涂容乘车一轨。”《汉书·礼乐志》:“大朱涂广,夷石为堂。”颜师古注:“涂,道路也。”《释名·释道》:“涂,度也,人所由得通度也。”又,涂抹;粉饰。后作“塗”,今又简化为“涂”。《说文·木部》:“杇,所以涂也。”段玉裁注:“涂者,饰墙也。”又,古月令名(或读chú)。《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以上诸义读tú。又音chú。通“除”,扫除。《荀子·礼论》:“卜筮视日,斋戒修涂。”梁启雄注引王念孙曰:“涂,读为‘除’。《周官·典祀》:‘若以时祭祀,则帅其属而修除。’注:‘修除,芟埽之。’……作涂者,借字耳。”又,古水名。即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北之滁河。(王逸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