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说文》153页
形声字。甲骨文中有“”字,表示屋子里有床,字义与“寝”相近。从泰山刻石来看,寐字应分析为从﹑未声。本义是睡着。《说文》:“寐,卧也。”段玉裁注:“俗所谓睡着也。”《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可作鱼名解,这种意义后来写作“鮇”。还可通假为“沫”,相当于“已”。《说文》小篆把偏旁“爿”误作“疒”,也就是在旁边多加一横。但在楷书中这一横又被省去了。“爿”本像床形,新中国成立后简化汉字时,某些字中所带的“爿”被简化为“丬”,但在“寐”﹑“寤”等现代不常用的字中没有简化。(张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