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175页《睡甲》136页《篆隶表》610页
构形不明。《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榘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识也。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凡尺之属皆从尺。”(却,后退。指尺(斥):指示。规:画圆的工具。榘(jǔ):画方的工具。识:标志)桂馥义证:“乙即丨部之乙,钩识也,音居月切(jué)。”段玉裁注:“‘从尸’(主也),‘从乙’,会意。”又:“‘乙,所识也’,汉武帝读东方朔上书未尽,辄乙其处。题识之意也。以榘尺记识所度,故从乙。”尺字之构形,《说文》及段注等诸家皆认为是会意字,从“尸”从“乙”会意。尺字的古文字形体最早见于战国楚帛书,也见于秦代青川木牍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秦代简牍正用为尺寸之尺,其形体与《说文》篆文无大异,从其构形上看无法说明其构形之义为尺寸之尺。甲骨文﹑西周金文皆不见尺字。《诗·鲁颂·閟宫》:“是断是度,是寻是尺。”这是典籍中最早使用尺字的用例,《鲁颂》最晚是春秋时代的作品,而尺字用于尺寸之义常见于战国文献。(周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