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文编》558页《说文》175页《睡甲》136页《篆隶表》609页
会意字。《说文》:“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籀文屋,从厂。,古文屋。”段玉裁注:“屋者,室之覆也。引申之,凡覆于上者皆曰屋。天子车有黄屋,《诗》笺:‘屋,小帐也。’”《诗·小雅·十月之交》:“彻我墙屋。”《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鸟嘴),何以穿我屋?”《谷梁传·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范宁注:“屋者,主于覆盖,明庙不都坏。”《淮南子·主术》:“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由上引文献可知,屋字之本义是屋盖﹑屋顶,引申为房屋之屋。《诗·秦风·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易·丰》:“上六,丰其屋。”上引文献则用为房屋之义。屋字未见于甲骨文﹑西周金文,最早形体见于秦代文字,已是篆隶之间的形体,说明此形体屋字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产生。《说文》古文形体𦤿字,见于战国古玺文和战国楚简,战国楚简𦤿字所从之“宀”或“至”已是比较简率的写法。西周金文𠑇匜有“”字,所从之“”当为战国古文𦤿字和《说文》古文屋的形体所本,二者构形之意不明。《说文》籀文屋字从厂,厂与广在古文字中有时通用,从广字旁之字多与房屋有关,从厂(山崖之崖)也与房屋有关。籀文屋当是从厂,屋声。而屋字之用为屋顶﹑幕幄之义,皆与屋字形体不合,可能不是构形之义,《说文》及段注诸说对屋字形义之解说,似较牵强。因为屋字之屋盖义比较早,多见于《诗》等西周文献,故暂以屋盖之义为屋字本义。(周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