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金篆》695页《说文》208页
形声字。从火,从包,包亦声,表示包起来用火烤。本义指把带毛的肉用泥涂裹后放在火上煨烤。《说文》:“炮,毛炙肉也。”《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把那白头的兔子,裹上泥巴,放到火上烧烤)泛指烧烤。引申为烧。有时特指一种中药制法,即把药物放进热铁锅里急炒使焦黄爆裂。以上义项均读作páo。“炮”又读作bāo,意思是把肉类的东西放在旺火上急炒,如“炮羊肉”﹑“炮猪肚”。古代用作兵器的炮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因此最初的字形为从石﹑駮声的“礮”,或从石﹑包声的“砲”,后改用火药发射铁弹丸,字则借用从火﹑包声的“炮”,读为pào,现代汉字整理时,将“礮”“砲”作为“炮”的异体字淘汰。(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