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文编》832页《古文典》560页《说文》270页《篆隶表》913页
形声字。从弓,奴声。战国文字“弩”字所从的“又”常在“女”下,左下常加斜形饰笔。或从弓﹑女声。秦文字“弩”字所从“弓”在“奴”下。《说文》:“弩,弓有臂者。”本义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商君书·外内》:“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古玺中出现的“强弩后将”,是一种官名。《玺汇》0096为“代强弩后将”,可与《汉书·武帝纪》的“强弩都尉”相比照。古玺中出现的“发弩”,也是一种官名。《玺汇》0116为“榆平发弩”,0113为“左邑发弩”,《汉书·地理志》南郡有“发弩”,颜师古注为“主教放弩。”(徐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