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107页《甲金篆》332页
形声字。《说文》:“饗,乡人饮酒也。从食,从鄉,鄉亦声。”“飨”字初文是“鄉(乡)”,早见于殷商卜辞(参见“鄉”字条)。由于词义分化和引申,在西周金文中,“鄉”字写着同源的“鄉”﹑“卿”﹑“飨”﹑“嚮(向)”等四个词,书面记言的区别律要求词有专字,后来在初文下加义符“食”而产生“饗”字。“鄉”与“卿”二字的分化,在西汉初期还不彻底,这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明显表现,所以,西汉武威简“飨”字声符作“卿”形,而东汉碑刻承小篆作“鄉”,把小篆声符中正反相对的两个“邑”形渐变为“乡”“阝”相对。现代“鄉”字简化为“乡”,“饗”字类推作“飨”,为书写匀称,变原来的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本义是众人相聚宴饮,《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引申为宴请宾客﹑祭献﹑享受。(金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