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邪纽、之部;邪纽、志韵、祥吏切。

《汉语字形表》80页《金文编》128页《篆隶表》135页《说文》48页

形声字。《说文》说“嗣”的本义是“诸侯嗣国”。诸侯嗣国承位,需要在宗庙由史官宣读册命。所以商代的“嗣”从口﹑册,从子,司声。“口”与“册”表示宣读册命,“子”表示承国的后嗣。这个形体后来演变为两个系例:一个演变为《说文》小篆。西周盂鼎的“”可视为从“司”省声,小篆“嗣”直承春秋﹑秦文字而来。“嗣”在战国有许多变体,中山王壶“”中间的“口”形可视为共用偏旁,由左右结构变为上下结构。𧊒壶的“𫸙”下部从“廾”,当是讹变。曾姬无卹壶的“嗣”把“󶙏”上的“口”与“司”中的“口”并列在一起,很是怪异。上述这些古字都与《说文》小篆关系密切;《说文》古文“嗣”字作“孠”,从子,司声,也是由商代“”变化来的。这个字形省掉“口”与“册”就成了“孠”。“嗣”在古文献中或用为“嗣承”义,或用为“后嗣”义。盂鼎“在珷王嗣文王乍(作)邦”之“嗣”义为“继承”,曾姬无卹壶“𨒥(後)嗣甬(甬)之”中“嗣”义为继承人。(李守奎)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20: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