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zhèn章纽、文部;章纽、真韵、职邻切。

《四声韵》15页《说文》254页《金石典》27页《隶辨》556页

形声字。从手,辰声。“振”字始见于战国时期,声符为“臣”或“辰”。自小篆以后,声符为“辰”。在汉代印章中,字体多近小篆,但形体上略有变化,主要表现在“辰”字上,有等形体。到汉隶碑刻中,手部趋于一致,辰旁形体上略有区别,但也渐趋一致。本义是救助。《国语·鲁语上》:“陷而不振。”引申为救济,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赈”。邵瑛《群经正字》:“案,此即俗赈济之本字。”振﹑赈为古今字关系。又有振动﹑抖动义。《说文》:“一曰奋也。”《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由此引申为奋起﹑振作,一般用于抽象意义中,又引申为整顿。(方东杰)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20: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