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í溪纽、脂部;溪纽、齐韵、苦圭切。
jì群纽、质部;群纽、至韵、其季切。
《金文编》235页《说文》72页
形声字。从目,癸声。西周时,与形旁䀠结合为,这就是最初的睽字。睽字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字的形旁䀠省略作目,声旁改易作癸。当然也不排除古初以癸为睽,后乃为造专字。故书中有以癸为揆例(《管子·轻重乙》“癸度”张文虎读揆)。睽的本义是“目不相听”,即两眼不能集中视力于一点。引申指乖牾离违。《庄子·天运》:“下睽山川之精。”古注释离。又用作《周易》卦名,仍取乖离之义。《易·系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韩康伯注:“睽,乖也。物乖则争,兴弧矢之用所以威乖争也。”众目注视貌即“睽睽”。高峻深邃貌即“睽罛”,双声联绵词。金文用作人名。大簋:“令豖曰天子。”以上读kuí。睁大眼睛去看称“睽睢”,叠韵联绵词。(张标)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