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並纽、侯部;奉纽、虞韵、防无切。

《甲文编》727页《类编》225页《说文》66页《篆隶表》207页

形声字。商代甲骨文作从隹,声。形旁隹是鸟之象,古隹鸟同字,隹表示凫的本义与鸟有关;声旁像人侧面俯伏之形,为“伏”之初文,其在凫字中表声,凫与(伏)同为並纽。为凫之源头﹑声首,古初盖以为凫,后乃为造分化专字,或由形旁鸟与声旁整合而成,这是形声字产生的通则,凫字可能也不例外。西周春秋时依然承袭前代结构。战国时字形繁化,隹形似已作鸟。至《说文》整理为从鸟几声,几声盖为之讹。隶变时声旁(伏)或换作力,是同韵(职)声旁的更替,楷书最终从《说文》作鳧,主要是笔势变化。或作﹑鳬,皆俗体。简化字作凫。《说文》本义是舒凫﹑鹜,即俗语野鸭。《诗·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弋凫与雁。”马王堆一号墓遣策:“(熬)(凫)一笥”,“鳨𨠱羹一鼎”。甲骨文用于地名。《小屯·殷虚文字乙编》580:“贞,王入于凫,朿(刺,祭名)zhì,祭名)?”又《丙编》:“󷈻(勿)于凫朿?”或以为此即《诗·大雅·閟宫》“保有凫绎”之凫山。金文用作人名。凫吊𪾔:“凫吊(叔)其万年。”今泅水﹑游泳,俗亦称“凫水”。或谓此乃“浮”﹑“洑”之假。(张标)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