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文》118页《篆隶表》374页
形声字。从木,卜声。本义是树皮,音pò。《说文》:“朴,木皮也。”徐锴系传:“今药有厚朴,一名厚皮,是木之皮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柰厚朴。”颜师古注:“张揖曰:‘厚朴,药名。’此药以皮为用,而皮厚,故呼‘厚朴’云。”《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李善注:“《方言》曰:‘楚谓蝉为蜩。’《苍颉篇》曰:‘朴,木皮也。’”假借为“樸”,指未经加工的东西,音pǔ。《广韵·觉韵》:“朴,同樸。”《庄子·山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楚有和朴。”张守节正义引刘伯庄云:“珍玉朴也。”又引申指朴质﹑朴实。《老子》第二十八章:“樸散则为器。”河上本“樸”作“朴”。《庄子·山木》:“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唐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朴散不尚古。”王琦辑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新中国成立后,“朴(pǔ)”被确定为“樸”的简化字。(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