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115页《篆隶表》365页
形声字。从木,宰省声(或体不省,但古书中罕见)。树木名。《说文》:“梓,楸也。”徐锴系传:“今人名腻理曰梓,质白曰楸。”《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陆德明释文:“梓,音子,木名。”古代多用梓制作器具,因以指木工。《周礼·考工记序》:“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孟子·滕文公下》:“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赵岐注:“梓﹑匠,木工也。……《周礼》攻木之工七,梓﹑匠﹑轮﹑舆是其四。”又指印刷雕版。因雕版多以梓木为之,故称。《正字通·木部》:“梓,俗谓锓文书于版曰梓。”明徐渭《刻沛言序》:“今持以付诸梓者侈矣,然与《大风歌》数语孰雄也?”(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