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中 |
字源 | “中”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113)字形图解图片 中 造字法:指事 解字参考: 旗 仲 史 使 事 吏 “中”的拼音和发音口型z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ōn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o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舌面隆起,嘴唇拢圆,鼻腔共鸣成声。 “中”的同族字表人部 武力篇 旗族(旗族共计21字)上一字头:毂 下一字头:旌
“中”的字形演变![]() “中”的字源解说中,甲骨文字形多样,甲骨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中间的一竖丨,表示上下贯通。 “中”的字义引申![]() “中”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名词:四方与他国毗邻的国家 zhōng 。 中国 / 宅兹中国 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周 • 何尊铭文 ②名词:与两端等距离的位置 zhōng 。 中道 中途 中耳 中指 中缝 中介 中人 中翼 中游 中美洲 中道而返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 • 列女传》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③名词:与两点等长的时间点 zhōng 。 中班 中稻 中饭 中伏 中秋 中午 中夏 中耕 中古 中世 中叶 中断 中继 中年 中寿 中期 中旬 中试 中衰 中秋节 / 进行中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中古之世(此指虞夏时期)。——《韩非子 • 五蠹》 ④名词:与四周等距离的位置 zhōng 。 中部 中间 中央 中餐 中东 中欧 中锋 中卫 中服 中衣 中装 中共 中华 中原 中坚 中空 中天 中山 中州 中式 中枢 中统 中土 中外 中西 中文 中药 中医 中心 中正 中子 中草药 中山装 中共中央 中华民国 中华民族 中心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集中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 • 扬权》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冲其中坚。——《后汉书 • 光武帝纪》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中间驰至九天。——唐 • 李朝威《柳毅传》 ⑤名词:范围之内,内部 zhōng 。 中情 / 山中 水中 心中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察余之中情。——《楚辞 • 离骚》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诗 • 鄘风 • 墙有茨》 皮树中、闾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礼记 • 乡射礼记》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 • 属远》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 • 非相》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史记 • 淮阴侯列传》 以益中外之累。——《后汉书 • 列女传》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中有都柱。——《后汉书 • 张衡传》 公来自中,天子所倚。——唐 • 韩愈《祭董相公文》 ⑥形容词:居平均水平的,无倾向的 zhōng 。 中饱 中波 中栏 中流 中常 中和 中庸 中层 中等 中策 中词 中点 中队 中农 中师 中将 中士 中尉 中校 中性 中学 中雨 中丞 中专 中量级 中学生 中层干部 中产阶级 中篇小说 中庸之道 头颈必中。——《礼记 • 玉藻》 儒有衣冠中。——《礼记 • 儒行》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 • 雍也》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受中赏。——《战国策 • 齐策》 材能不及中庸。——汉 • 贾谊《过秦论》 才能不及中人。——汉 • 贾谊《过秦论》 中军临川殿下。——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副词:在一半位置,不偏不倚地 zhōng 。 中辍 中挫 中休 中止 中立 中兴 中转 天门中断。——唐 • 李白《望天门山》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三国魏 • 邯郸淳《笑林》 ⑧动词:合乎心意,合乎 zhòng 。 中看 中用 中肯 中意 中不中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 • 养生主》 其曲中规。——《荀子 • 劝学》 ⑨动词:到位,达成目标 zhòng 。 中标 中的 中签 中彩 中奖 中举 中选 / 猜中 命中 击中 中其茎。——《考工记 • 桃氏》 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 • 齐策二》 敌中则夺。——《荀子 • 彊国》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射者中。——宋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⑩动词:遭受,受到 zhòng 。 中弹 中毒 中风 中计 中魔 中伤 中暑 中邪 欲以吏事中商。——《汉书 • 何武传》 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后汉书 • 杨秉传》 好事者未尝不中。——《淮南子 • 原道》 “中”的编辑说明 修改对甲骨文字形 旧稿:“ 新稿:“ 修改对“中”字造字本义的解释 旧稿:“中,造字本义:名词,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 新稿:“中,造字本义:名词,四方与他国毗邻、或者说位在诸国之间的国家”。 2020-07-28 01:40 海恩
农业与汉字 回复 农业与汉字 2020-01-22 22:05:27来自PC端 衷字又如何解? 远近 评论“中”字网页 2019-09-14 08:13:06 中国的中,正确的解法是,中间的一竖是中表的中心轴。中间的圆,是中表的表盘,也就是宇宙周天图,表盘的中心是北极星,表盘的刻度是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四象二十八星宿等。上下两端的飘带一样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旌旗,而是中表的指针。上面的指针,用来纪日,下面的指针,用来纪月。 宝泉峡谷 评论“中”字网页 2019-08-05 23:45:42 中。古人测定时间和节气在平地垂直于地面竖立一根八尺长的表杆,中午太阳最高的时候测量日光在正北方向投影的长度,以确定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甲骨文中字中间的圆点是立表杆的垂点,口表示氏族部落的广场,丨的上半部分表示:正南方向的表杆,丨的下半部分表示:正北方向阳光在地上的投影。中字的表杆与投影差不多一样长短,应是农历雨水或者霜降正午时分的日光投影景象。后汉书律历志记载的测量数据表明,雨水那天正午的日影长7.95尺,略少于表杆长度。霜降那天正午的日影长8.4尺,略大于表杆的长度,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这两个节气的测量数据与表杆的长度最接近。甲骨文中字上面的两条旗帜一来是氏族的标志,二来标示风向。左东右西,中字的旗帜向左,表明当时应是雨季常刮的东南风。 丹桂居民 评论“中”字网页 2019-05-05 17:21:13 “中”字源自于对时空测定的标杆,古人是通过在地面上树立一根标杆来测量时间和确定方位。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首先就要确保标杆与地面的垂直,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用垂线与标杆的平行来保证标杆的垂直,这种手段表现在“中”字的甲骨文象形文中。正是这根标杆的重要性,才真正反映了“中”的基本含义。“中”是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坚持原则等意义的表达。 双楫扬帆 评论“中”字网页 2019-05-05 17:17:37 中的意思是,不管是东西南北风插旗帜的地点始终在中间。延伸出来的。 铁马 评论“中”字网页 2019-04-18 23:06:43 中字由两部分组成,丨和口,丨代表脊椎内的中脉,口代表人的胸腹。古代人开始对经络有了初步认识,有的甲骨文中字上下各多出两划代表四肢经络。后期的中庸、中医、中道等都有此含义。是健康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我们国家被命名为中国。希望中医利用现代科技早日验证出结论-经络疏通就健康,堵住就生病。 大房子 评论“中”字网页 2019-04-13 04:23:37 “中”字的释义事关重大!中国的中要解释正确。贵站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但是“中”字解释让人遗憾。 大房子 评论“中”字网页 2019-04-13 04:14:14 贵站对中的原始字义解释不正确。中原始字义为测日影的立杆,上面的“小旗”为找垂直的垂线。立杆歪斜,垂线飘动。请参见冯时先生讲座。 感觉 评论“中”字网页 2019-03-11 12:16:56 中,最初是绳结。后为钟表。 中原龙象 评论“中”字网页 2018-02-11 12:45:39 中,立杆侧影,确立地心。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