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凝 |
字源 | “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3370)字形图解图片 凝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水 仌 冰 疑 “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n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 ín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触下齿龈,舌面隆起至硬腭,鼻腔共鸣成声。 “凝”的同族字表地部 地理篇 水族(水族共计431字)上一字头:潟 下一字头:涷
“凝”的字形演变![]() “凝”的字源解说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困惑、无知。凝,篆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冰,水堅也。从仌,从水。凝,俗冰从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冰,水凝结而变坚硬。字形采用“仌、水”会义。凝,这是“冰”的俗体字,采用“疑”作声旁。 “凝”的字义引申![]() “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动词:流水结成坚冰。 凝冰 凝露 凝霜 凝雨 凝寒 / 水凝成冰 凝,水坚也。——《说文》 霜锷水凝。——西汉 • 枚乘《七命》 辙含冰以灭轨,水渐轫以凝冱。——晋 • 潘岳《怀旧赋》 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唐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②动词:液体或浆体结成冻。 凝冻 凝固 凝结 凝滞 凝住 凝乳 凝胶 凝脂 凝血酶 肤如凝脂。——《诗 • 卫风 • 硕人》 凝土以为器。——《考工记》 ③动词:聚集,积聚,团结,浓缩。 凝合 凝积 凝集 凝聚 凝练 凝神 凝神定气 凝,定也。——《广雅 • 释诂四》履霜坚冰,阴始凝也。——《易 • 坤》 沙石凝积,地势无所宜。——《盐铁论 • 轻重》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 达生》 齐能并宋而不能凝,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有凝也,故田单夺之……得之则凝,兼并无强。——《荀子 • 议兵》 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史记 • 乐书》 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文心雕龙 • 原道》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唐 • 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 ④形容词:注意力集中而态度庄重的。 凝目 凝眸 凝瞳 凝眼 凝念 凝情 凝心 凝意 凝寂 凝然 凝重 湫漻如秋,典凝如冬。——《淮南子 • 兵略》 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新唐书 • 宋璟传》 器量宏大,风度端凝。——清 • 徐珂《清稗类钞 • 容止类》 ⑤副词:注意力集中地,心念专注地。 凝视 凝思 凝眺 凝睇 凝听 凝望 凝瞩 凝听翔立。——唐 • 李朝威《柳毅传》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文心雕龙 • 神思》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