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的字头图解

国家通用规范级字(第 1650)
字形图解图片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止 舟 行 歬 进

”的拼音和发音口型

qián

q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ián 的发音要领:介音i轻短,主要元音a清晰响亮,发完后,紧接着软腭下降,逐渐增强鼻音色彩,舌尖迅速移到上齿龈,抵住上齿龈作出发n的状态。

”的字形演变

”的字源解说

”是的异体字。,甲骨文止,脚舟,航船行,行进),表示徒步拉船逆流而上。简体甲骨文省去“行”。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纤夫),将写成,强调纤夫拉船。造字本义:动词,纤夫拉船,逆流而上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月”;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隶化后楷书将“草写成两点加一横的,至此“的字形面目全非。古籍多以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前,不行而進謂之歬。从止在舟上。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前,不行而进叫做“前”。字形采用“止、舟”会义,表示双脚站在船上不动。

”的字义引申

”的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纤夫拉船,逆流而上。  本义消失

②动词:向上行进,进发。  前进 前来 前往  /  上前    勇往直前    

,进也。——《广雅》

孔子下车而。——《庄子》

尸谡祝。——《仪礼 • 特牲礼》

张若、謵朋马。——《庄子 • 徐无鬼》

然而驱之不,却之不止。——《韩非子 • 外储说右上》

罗敷致词。——《乐府诗集 • 陌上桑》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曰。——《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听妇致词。——唐 • 杜甫《石壕吏》

③名词:正面朝着的方向、方位。  前边 前端 前方    前臂 前额    前面 前头    前程 前景    前导 前锋 前卫    前后    前列 前哨 前沿 前线

前站    前言    前赴后继 前呼后拥 前仰后合    前车之鉴    前怕狼后怕虎 

上处。——《诗 • 邶风 • 简兮》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周书 • 克殷》

近出后。——唐 • 柳宗元《三戒》

天明登途。——唐 • 杜甫《石壕吏》诗

犬坐于。——《聊斋志异 • 狼三则》

④形容词:较早的,过去的。  前辈 前人 前贤    前任    前尘    前科 前例    前年 前期 前日 前天 前夕 前夜    前身 前生    前嫌

前兆 前奏    前功尽弃    前所未有    前无古人    前因后果  /  先前    午前 

公刘克笃烈。——《书 • 武臣》

我未之闻也。——《礼记 • 檀弓》

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 • 秦始皇纪赞》

一举不得,功尽弃。——《史记 • 周本纪》

月浮梁卖茶去。——唐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知其如此。——宋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时之闻。——宋 • 王安石《伤仲永》

人之述备矣。——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形容词:次序靠近第一的。  前提    前二名


  • 郭雅锋    评论“”字网页    2019-08-05 19:57:17
    前:粹382,由大道、通道;脚趾——止、脚;膝盖,三部分组成。佚698,由两部分,脚趾——止、脚;膝盖,组成。整个表意,是脚掌,在膝盖的前面,特别是粹382,是指在大道上,脚趾处在膝盖的前面,视图,表面是在运动前进。本义:脚掌在道路上运动保持在膝盖的前面,就是向前行进的意思,也表示在前、向前的引申。
  • 成品    评论“”字网页    2019-06-04 01:02:41
    《前(歬)》甲骨文从行(行进)从止(脚)从舟,构形之义表示以船代步前行,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从止从舟,并在“止”的周围加“几点”指示符,以示水行;金文就此写成了“歬”,楷书写成了“前”。本义:乘船前行,引申义前进、前方等。古时造字,脚(止)踏地曰之,表示前往它处,脚(止)踏舟曰前,表示以船代步前往它处。在“前”字构形中并不存在“纤绳”,所谓纤夫,未免牵强。
  • 小白一个    评论“”字网页    2019-04-08 22:14:27
    站在舟上,所行的方向就是“前”
  • 松夏    评论“”字网页    2019-02-07 16:25:59
    尘飘扬2016-3-10 17:12:25講的前:凡,凡是;止,脚;行,大路,行进。凡是脚正在路上走的就叫前。在大路上倒着走的是现在人吃饱了撑的
  • 龍粑    评论“”字网页    2018-12-30 11:27:12
    甲骨文的 前=辵+舟,辵就是行进,意为行进的小船,这个行进方向即为前,这个过程即为前进。别想太复杂,行+止=辵,前是在这个基础上加舟,故而没有 行+舟 这个简化的写法。
  • 复婴    评论“”字网页    2018-07-20 19:16:02
    前从止舟刀,止是停止,停止的船,刀割开系船之绳,船行为前。又甲骨文中,上半部非止字,而是水波纹,同益上半部,水中的船,刀割系船之绳,船行为前,前从水舟刀。本意是脚步向船一样向前行进。
  • 老詹    评论“”字网页    2018-07-06 00:06:43
    汉字的字体历史前人说的很清楚,唯一秦汉都有王次仲,一前一后,有点混淆,还有王次程邈到底谁创隶书,也有点困惑,其实是不矛盾的。古代非常明确的是今文自隶书始,隶书改自仓颉古文,仓颉古文即壁中书蝌蚪文,为仓颉所创。近现代否定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障碍是神迹的记载,仓颉、王次仲都是,还有所谓的“众人造字”,现在去实地考察,这些遗迹依然存在的(不是人造景点)。不管现代意识承认不承认,传统给我们留下了一条清晰的认识汉字、认识华夏文明、认识我们自己祖先留下的辉煌遗产的路,据此可以看清一切,舍此上下求索而无方。现代意识去划分甲骨文、金文等等,用字体的承载媒介去分,本身就是一种混淆,商也有金文,周有,春秋战国都有,文字的关键是源流与变迁的关节点,谁带来的变化。不看源流、否认创制者,就是掩盖住了文字演变的关键。
  • 老詹    评论“”字网页    2018-07-05 23:52:29
    三体石经古文的:前、遊,都是yan这个字根,具体写法很像“止”,但仔细看是完全不同的,是三个线头+一根飘带,就是扎在(杆子上的)旗帜。yan在小篆里面是“方+^(表示指向)”简改自商甲骨文(旗帜上扎着一个飘带+一点指事)。这样:舟随旗指为"前“,幼子挥旗为”遊“,足随旗行为“旋”。汉字的源头是仓颉所造古文,在孔子的春秋时期有发扬光大,后汉武帝时期壁中书出古文(蝌蚪文)并为曹魏三体石经所继承,非常的正,严谨精密。关键是隶书直接更改自仓颉古文,为秦王次仲所作,后程邈又有修改,即我们现在看到的秦统一前不久的诸多秦简字体,后来有波磔的隶书是东汉灵帝左右同名王次仲创,汉末蔡邕精通,所谓八分(笔画左右分开之势)。小篆的前身是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再往前有周宣王时期籀书,他们都是以古文为主,但是融合了部分商甲骨文的写法。所以对比遗存总数不多的石经古文就会发现,隶书某些字比小篆更接近古文,如果不是程邈对王次仲初创的隶书又做了修改,隶书和小篆的一致性可能不如现在。甲骨文目前只破解了四分之一,说明他大体上为弃用文字,以甲骨文为主流是错误的,以甲骨文为最早的源头更是错的,会导致推翻许慎以后的文字主流,把文字学导入死胡同。
  • 海恩    评论“”字网页    2017-11-22 01:03:29
    感谢老詹分享高见!您对“前”的甲骨文字形的分析很棒!虽然甲骨文、金文字形中还找不到与河、与水有关的字形,虽然也找不到本义为“纤夫拉船”的先秦古籍例句,但至少可以相对合理地解释“舟”的存在。字形演变表、字源解说已修改。
  • 老詹2017    评论“”字网页    2017-10-08 15:41:47
    古代三峡一带,船要逆流而上只有靠纤夫在两岸用绳子拉船,这种情况绝对“止”在“舟”的前面。其余都蛮牵强的,《说文》的解释让人摸不着头脑。在《尚书》里面就大量用“前”字,其含义跟今天的基本含义没有什么两样,表示方位在前。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0 20: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