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的字头图解

国家通用规范级字(第 4512)
字形图解图片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虫 毛 毳 撬 豪 蛎 蠣

”的拼音和发音口型

háo

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áo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尖后缩,舌根向上抬,嘴形拢成圆形,轻轻的滑向o。

”的同族字表

地部 动物篇 鱼族(鱼族共计101字)
上一字头:蛎
下一字头:蠔
    鱼 虾 龟 鲤 鲸 卵 鱻 鮏 鱢 鳍 鳃 鳔 鲲 鼇 鳌 鳖 黿 魭 魦 鯋 鲨 鲛 鳄 鱷 鼍 鲵 魜 鲰 鲕 鮡 鲖 鱮 鲢 鲇 鲶 鳗 鳝 鳅 鰋 鳜 鳕 鲟 鲋 鯈 鲦 鲭 魰 鲯 鱽 鮀 魟 鯾 鳊 鳐 鲽 魠 鲍 鳢 鮆 鳟 鲑 鱿 鲔 鮥 鲈 鲫 鲏 鲊 鮛 鮨 鲠 鲂 鳑 螃 蟹 鰕 蝦 蟳 蜬 蠃 螺 蛳 蝓 蠆 蠇 蛎 蚝 蠔 蚌 螊 蛏 鳞 鲧 渔 苏 鲅 魡 魝 鳏 鲁 鲜

”的字形演变

”的字源解说

”和“”是“”的本字;“”和“”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生活在山涧岩隙的蝎子。,金文萬,生活在山涧岩隙的蝎子蚝,昆虫),表示像蝎子一样生活在岩体般的壳房里的软体生物,即海蛎。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萬”省略成“苗”,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蠆”将“蚝”简化成“虫”。有的篆文异体字“蠇”将省略式的“苗”写成完整的“萬”,并将上下结构的“”调整成左右结构的“”。当“”和“”的“海蛎”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厂”(岩石),将“萬”写成明确的“厲”(山涧岩隙的蝎子),强调岩体般的壳房。篆文异体字“蠣”将上下结构调整左右结构。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蚝”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撬”的省略),表示用小刀撬开岩体般的壳房,取出生长在里面的软体生物,即海蛎。造字本义:名词,海蛎,生活在岩体般的壳房里的软体贝类,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以腮上的纤毛和触须滤食,知名海鲜之一,富含蛋白与锌“海蛎”含锌壮阳,因此也叫“牡蛎”,牡者,公也;因为海蛎生长在钙壳里,食用前必须用小刀撬取,因此也叫“”;因为海蛎生长在尖砾钙壳里,有如豪猪有箭刺保护一样,因此也俗称为“”——汉语中,“蠣”、“蚝”、“蠔”三个字异名同义。古籍多以“”代替“”(蛎)。

”的词汇分类

蚝蛎    蚝场 蚝房 蚝莆 蚝山 蚝田    蚝白 蚝油 蚝珠    蚝壳窗  /  蛎蚝    

 

,蚌属。——《篇海类编 • 鳞介类 • 虫部》

释名:牡蛤、蛎蛤、。——《本草纲目 • 介部 • 牡砺》

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唐 • 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即牡蛎也。其初,生海岛边,如拳石,四面渐长,有高一二丈者,巉岩如山。——唐 • 刘恂《岭表录异》

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宋 • 苏轼《和杂诗》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