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的字头图解

国家通用规范级字(第 381)
字形图解图片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又 中 旗 史 事

”的拼音和发音口型

l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

ì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的字形演变

”的字源解说

同源。,甲骨文中,两军对峙的非军事地带又,执、持),表示手持旌节,出使发生争端的国界和谈。的繁体甲骨文的简写。古远时代以族旗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的本义即两国使者各执国旗争端的国界会谈调停,折中求和。有的甲骨文将旗帜状的简化成,将简化成,导致字形晦涩。简体甲骨文则将进一步简化成。繁体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将混合结构的金文字形写成上下结构的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旌节,代表国家,出使和谈,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和平文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代称博学的文职官员为,称行政管理官员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吏,管治百姓的人。字形采用“一、史”会义,“史”同时也是声旁。

”的字义引申

”的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战时出使和谈,记录确切国界,完成和平文件。  本义后由“使”代替

②名词:身负国家重大命令的外交特派员。  该义项后由“使”代替 

③名词:记录帝王言行和国家重大事件的官员。  该义项后由“史”代替 

④名词:古代地方听差的基层官员的总称。  吏部 吏才 吏胥 吏员 吏卒  /  官吏 胥吏 狱吏  小吏 

,治人者也。——《说文 • 一部》 

逸德,烈于猛火。——《书 • 胤征》 

者,理也。——《汉书 • 王莽传下》 

(西门豹)即使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史记 • 滑稽列传》 

暮投石壕村,有夜捉人。——唐 • 杜甫《石壕吏》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胥。——唐 • 白居易《和除夜作》


  • 老詹2017    评论“”字网页    2017-03-09 10:42:49
    三体石经中有‘使’的古文写法上中下结构:上‘寸’(‘又’下一长横)+口+‘又’,实际上是‘吏’字,查康熙字典的异体字包含上述写法。上古‘吏’、‘使’、‘事’很可能是一个字,偏旁是为了表达精确后加的,缩小了古文的内涵,新造的字侧重于不同的内涵。按照造字时的字形意思,是执行帝王之言的法度,可以制人也可以制事,加单人旁就是‘专门执行某项任务、使命的人’。
  • 亨利    评论“”字网页    2016-08-01 21:26:56
    其实,大围猎在商朝经常发生,甲骨卜辞就经常占卜可否围猎:曾有记录围猎得4百多头麋鹿,是个大屠杀场面,每次都出动千人万人,各种部门:司马、司犬、追踪专家(臣)、猎场调查员(侯)等带领大量人马围堵猎田边界(周),马队驱赶猛兽到一隅杀戮。一般历史人相信大围猎可以演练战争布阵。
  • 亨利    评论“”字网页    2016-08-01 21:18:19
    这是採猎时代,大围猎当中沟通各组人员的指示牌,上面记录王者位置、动物走向及数量品类、周界严密度、驱兽状况等等。吏:牌上有丝带表示【传达王者命令】,后引申为携带王者信息的官员。事:由吏引申为【王者连串命令的记录】,也就是围猎过程(事件)记录。_____于是,【史】是记录大围猎各种变动引申成社会各种事件的记录(历史)
  • Immonen    评论“”字网页    2016-06-28 00:24:42
    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坚持!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