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魑 |
字源 | “魑”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第 6401)字形图解图片 魑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鬼 离 罹 螭 魅 魍 魉 “魑”的拼音和发音口型ch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强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ī 的发音要领:舌尖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气流经过狭窄的通路,但不发生摩擦,双唇平展。只能和声母“zh、ch、sh、r”相拼。 “魑”的同族字表人部 崇拜篇 卜族(卜族共计26字)上一字头:外 下一字头:鬽
“魑”的字形演变“魑”的字源解说“魑”是“螭”的异体字。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分开、走开。螭,篆文(虫,动物、精怪)(离,分开、走开),表示使人迷离的精怪,即古代传说中附身人体、使人迷路的山中精怪。篆文异体字“魑”用“鬼”(幽灵、魔怪)代替“虫”(动物),强调其鬼气与邪性。营养不良的人,在劳累疲惫、饥饿虚弱的状态下,容易在黄昏或夜间出现视力、听力的严重下降,出现雾视、甚至严重的视听幻觉,导致迷路走失或不可思议的奇怪举动。古人不理解这种黄昏或夜晚迷路走失的奇怪现象,将其归因于遭遇山神或精怪的附身作弄。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传说中山神和精怪,可以附在人身上,使人在山中迷路或做出奇怪举动。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鬼”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离”写成。古籍多以“魑”代替“螭”。古籍中常“魑魅”连用,“魑”表示附身作崇的精怪;“魅”表示迷人、媚惑的精怪。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魑,鬼屬。从鬼,从离,离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魑,属于鬼怪类的山精。字形采用“鬼、离”会义,同时“离”也作声旁。 “魑”的词汇分类魑魅 魑祟 魑魅魍魉 / 山魑 妖魑
魑,鬼也。——《玉篇 • 鬼部》 魑,魑魅。——《广韵 • 支韵》 魑,魅属,似山兽之形。——《正字通 • 鬼部》 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汉书 • 王莽传中》 或谓之鬼,或谓之凶,或谓之魅,或谓之魑,皆生存实有,非虚无象类之也。——《论衡 • 订鬼》 始经魑魅之涂,卒践无人之境。——《文选 • 孙绰 • 游天台山赋》 搀枪发光天狗吠,迷离毒雾奔群魑。——《水浒全传》第八十七回 白日忽昼晦,疑逢魍与魑。——清 • 王士禛《观音岩》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