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亳,京兆杜陵亭也。从高省,乇聲。”
【釋形】
亳,甲骨文
(無想40)、
(後下14、10)
(粹21),甲骨文字典:“象人為之穴居形,殷代早期皆為穴居。
象穴上正出之階梯及其上覆蓋之形,
象丘上累土之高,
象有橫梁之榰柱。”依此釋,其下从
、
諸形,
本為艸木,此為木柱,是為頂穴居之梁柱。抑或析之从
,从乇會意。
,與甲骨文高上部形同;乇(zhé),是宅之省形,宅字甲骨文
,金文作
,下部與此形近。又以“
”之下冂,構成宅,宅為居宅、宮室之意,是由“高”之上部,“宅”之下部構成“亳”。金文與甲骨文同,會為建之高大宅室,本義為高臺宇室。在古代的高大建筑,非一般人所有,而是王城之貴族、帝王。故“亳”字在上古為商都的專稱。在今河南商丘境內。
【釋義】
(一)古邑名,商湯時的國都。卜辭:“甲寅王卜,在亳貞:今丁……
亡災。”(後上九、一二)史記·殷本紀:“湯始居~。”
(二)古國名。亳作父乙方鼎:“亳乍(作)父乙
(尊)彝。”廣韻·鐸韻:“~,國名,春秋時陳地。”
【字例】
.JPG)
戈亳冊父丁簋
.JPG)
亳冊戈
.JPG)
乙亳觚
.JPG)
亳 鼎
.JPG)
亳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