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億,安也。从人,
聲。”
【釋形】
億,金文隸作
(或作
)。字本从言(或音)、从口(或曰)、从丨(十)會意。其上从“言”、下从“口”,中間是从“丨”(卽十,表示數目);其“丨(十)”與“言”相互借筆,故之“丨”中間增飾之粗點畫。言(或音)、曰意同,表示人説之又説,卽數數,古代十萬為“億”,故从“丨(十)”。依說文“
”字其中間从“中”說,中,初文有兩形體,一體象旗幟形;一體為正“中”之形;又有說古代稱盛放籌算,書策的木櫝為“中”,禮記·投壺:“司射奉中。”此是說盛放籌算之器。依此說从言、从中會意,表示人在以言數數,以器籌算,故訓為億,是說文云:“意,一曰,十萬曰
。”
為億之古文,今簡化爲亿。依小篆説文之釋,則成了从音(同言),从心,會爲心裏想的與口裏説的一致,表心意之義。便加之人旁億與意成之區別字。禮記·內則:“降德於眾兆民。”孔穎達疏:“算法,億之數有大小二法。其小數以十為等,十萬為億,十億為兆也;其大數以萬為等,萬至萬,是萬萬為億。”
【釋義】
極言其多。晉侯
簋:“用亯(享)于文
(祖)皇考,其萬意(億)永寶用。”命瓜君壺:“旂(祈)無彊(疆)至于萬
(億)年。”萬億,猶言萬古、萬世,永久。
【字例】
.JPG)
史牆盤
.JPG)
命瓜君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