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元,始也。从一,从兀。”
【釋形】
元,甲骨文
、
、
,或上部增从“一”,是個指示符號,下部从“人”形。“一”表示突顯“人”之頭,上部或為“二”,非數詞一二之二,以示“人”之頭上之加飾(或為“上”,人之上端為首),以示首。金文與甲文同,商代金文元斝字為象形字,其人之頭呈圓狀。容庚金文編云:“高景成云乃元字初文,與兀為一字。”
公白劍、吳季子之子劍等鳥書體,於“元”字之下增飾鳥圖形。爾雅·釋詁下:“元,首也。”故由首義引申為第一、開始以及大義。
【釋義】
(一)開始,第一。卜辭:“庚申卜,貞,
元卜用在二月”(續一、三九、九)。此元卜,卽始卜,指首次卜骨占卜。曶鼎:“隹(唯)王元年六月既朢乙亥。”公羊傳·隱公元年:“~年者何?君子始年也。”文心雕龍·原道:“人文之~,肇自太極。”
(二)善,美。曆鼎:“曆肇對元德,考(孝)
(友)隹(唯)井(型),乍(作)寶
(尊)彝,其用夙夕
亯(享)。”首兩句是說:曆能應和美德,祇以孝父母、友兄弟為儀型。虢叔旅鐘:“不(丕)顯皇考,叀(惠)弔(叔)穆穆,秉元明德。”或為“大”意。詩經·小雅·采芑:“方叔~考。”毛傳:“元,大也。”
(三)好。由善之引申出。子犯鐘:“者(諸)侯羞元(第四鐘)金于
(犯)之所,用為龢鐘九堵。”元金,卽好銅。邾大宰鐘:“吉金元呂(鑪)。”周易·乾·文言:“~者,善之長也。”
(四)通“長(元,讀cháng)”。沇兒鐘:“元鳴孔皇。”此言長鳴甚美。
(五)人名。元作父戊卣:“
(犬)元乍(作)父戊尊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