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堵,垣也。五版為一堵。从土,者聲。
, 籀文从
。”
【釋形】
堵,金文从
,者聲,與說文之籀文同;或从土,者聲。
【釋義】
(一)懸鐘磬於架,每架懸十六枚,一架謂之一堵。子犯鐘:“者(諸)侯羞元金于子
(犯)之所,用為龢鐘九堵。”郘
鐘:“大鐘八聿(肆),其
(造)四堵。”周禮·春官·小胥:“凡縣鐘磬,半為∽,全為肆。”鄭玄註:“鐘磬者,編縣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謂之堵。鐘一堵、磬一堵,謂之肆。半之者,謂諸侯之卿大夫士也。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夫,西縣鐘,東縣磬。士亦半天子之士,縣磬而已。”又春官·小胥:“王,宮縣;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則天子應為四肆,諸侯應為三肆,卿大夫應為兩肆,士應為一肆。鄭玄註云:“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夫。”則為一肆;“諸侯之士半天子之士”,則為一堵。左傳·襄公十一年:“歌鐘二肆。”杜預註:“肆,列也。縣鐘十六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案杜預
以一肆為一堵。二肆應鐘磬各三十二枚。1978年,湖北隨縣發掘曾侯乙墓出土大量編鐘、編磬。編鐘六十四枚,分三層懸於鐘架上,鐘架成曲尺形。編磬三十二枚,分兩層懸於磬架上。編鐘在墓室西壁及南部,編磬在室北壁。
(二)通“土(堵,讀tǔ)”,以填土而堵塞洪水淤積土地。齊叔夷鐘:“咸有九州,處
(禹)之堵。”顧頡剛先生鯀禹的傳說:“這是說成湯受了天命,就享有九州,住在禹的土地上。”“所以秦公簋銘說:‘……鼏宅禹責,……’‘禹蹟’便是‘禹堵’。因為土地是禹造成的,所以遍天下都是禹的蹟。”裘錫圭先生
公盨銘文考釋中云:禹的“敷土”,其原始意義應指以息壤堙填洪水。古人將大地稱為“禹之蹟”“禹蹟”“禹之績”“禹之堵”,就是以禹敷土的傳說為主要背景的。案荀子·成相篇:“禹傅土,平天下,躬親為民行勞苦。”
【字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