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壞 |
字源 | 壞(huài懷讀去聲)下怪切 說文:“壞,敗也。从土,褱聲。 【釋形】 壞,說文之籀文 【釋義】 通“褱(壞,讀huái)”,地名。褱德,今陜西大荔縣。廿一年相邦冉戈:“雝(雍),壞德。”褱德,漢書·地理志:左馮翊,“臨晉,故大荔,秦獲之,更名。……褱德,禹貢北條荊山在南,下有強梁原,洛水東南入渭,雍州浸。”大荔縣,春秋戰國時期,西北一少數民族“大荔戎”沿洛河而下,至黃河西岸,在此筑城立號,稱“大荔戎國”,故得名。前461年,秦伐大荔戎,取其王城,始設臨晉縣,秦屬內史,西漢析縣東南部,地置懷德縣,兩縣同屬左馮翊。東漢初廢懷德縣,建安三年(198年)左馮翊治遷臨晉,十八年縣治遷城關鎮,三國魏改左為馮翊郡。晉武帝改臨晉縣為大荔縣,以大荔戎國故名。 【字例】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