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夤,敬惕也。从夕,寅聲。易曰:‘夕惕若夤。’,籀文夤。”
【釋形】
夤,金文不从夕,籀文訛變从夕,小篆乃承誤。从月(肉),寅聲。本義為夾脊肉,古人以肉為祭,故有“敬”義。當是“”之初文。集韻:“,夾脊肉也”。通作夤。周易·艮:“艮其限,列其~。”釋文:“夤,鄭本作。”壺銘字上部與“寅”字省形同,下部从心。張政烺說:“从心,寅省聲。疑是夤之異體。”當是,夤為敬惕之意,故从心。
【釋義】
敬也。秦公簋:“嚴(恭)夤天命,保氒(厥)秦。”漢書·敘傳:“中宗明明,~用刑名。”顏師古註引鄧展:“夤,敬也。”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