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sì士)詳里切

說文:“巳,巳也。四月,陽气已出,陰气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凡巳之屬皆从巳。”

【釋形】

巳,甲骨文 , 金文與甲文形同,象腹中胎兒尚未成形之形,上肢未見,上有頭,下雙肢相並屈曲,故“包”字从之。說文:“包,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許氏釋“包”云从“巳”,“象子未成形”,然釋“巳”又作另解,顯然是為使十二地支字的解說與分別代表的月份和所配的動物統一起來,是強作訓釋。周伯奇六書正訛:“巳,似也,嗣也。……象子在包中之形。”朱駿聲通訓定聲:“巳,似也。象子在包中形,包字从之。”此云:“似也”,似亦原本為(以、台、胎)之增人旁字。巳的本義為“子”,因以又為“嗣”,表示人類一代代繁衍、延續下去。亦自然有“祀”義,“祀,从示,从巳”,“祀”之本義為祭祀,祭祀亦當是後繼有人、連續不斷之祭義相涵。

【釋義】

1.sì詳里切

(一)嗣,繼續。卜辭:“……我其巳(賓),乍(作)帝降叒(若)。”(合集6497)此意為:我能作到堅持、繼續祊祭,上帝就會降給我順暢之事。玉篇:“巳,嗣也,起也。”

(二)通“祀”,祭祀。作冊麥方尊:“雩王才(在)(岸),巳夕,(侯)易(賜)者(赭)(踝)臣二百家。”巳,卽為“祀”;夕,隸作月。月、夕初本一字之分化,古文常常混用。夕,卽夕月,天子於每年秋風祭月,謂之夕月。與春分朝日相對。·周語上:“古者先王旣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韋昭:“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東門之外,然則夕月在西門之外也。”據此,巳(祀)夕,是指秋月之祀祭也。

(三)人名。邢姜大宰巳簋:“井(邢)姜大(太)宰巳鑄其寶(簋)。”邢姜姓,太宰巳之夫人;太宰巳,職官為太宰(邢國族首領),名

(四)地支用字。十一年:“十一月乙巳朔。”右使車嗇夫鼎:“癸巳。”

2.yǐ羊已切

(五)用為已,停止。蔡侯:“用詐(作)大孟姬(媵)彝盤,禋享是(以),(祗)盟嘗,祐受母(毋)巳(已)。”

(六)嘆詞。毛公鼎:“王曰:父,巳(已)!”尚書·大誥:“已!予惟小子。”

(七)副詞,已經,表示動作的完成。欒書缶:“余畜孫書,巳(已)斁(擇)其吉金。”

(八)語气詞。猶“矣”。吳王光鑑:“往巳(已)弔(叔)姬,虔敬乃后,子孫勿忘。”論語·衛靈公:“今亡已夫!”

【字例】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0: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