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戌,滅也。九月,陽气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五行,土生於戊,盛於戌。从戊含一。凡戌之屬皆从戌。”
【釋形】
戌,甲骨文、,象斧鏚、鉞類兵器。金文大致與甲文形同,多數由“刃”之端半弧形,則變成直豎畫。古兵器戊、戉、戌等皆斧鉞之屬。戉是大斧,戌較之為小之兵器,形猶似斧,被借為地支十一位用之,用而不還,則另造出戚(鏚)字。戌是戚(鏚)的先造字,卜辭:“……弗氏戌。”(合集22063)此之戌義為作戰的兵器,可為之證。鼎銘字作戊,以戊為戌。
【釋義】
(一)地支的第十一位,與天干相配表示紀日。何尊:“才(在)亖(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于京室。”班簋:“甲戌,王令毛白(伯)更虢公服。”
(二)人名。宋公戌鎛:“宋公戌之謌(歌)鐘。”此春秋晚期銘,宋國國君,名戌。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