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shuò碩)所角切

說文:“朔,月一日始蘇也。从月,屰聲。”

【釋形】

朔,金文从月,从屰,屰亦聲。從地球上看不到月光時,漸漸小亮直到滿圓全亮,這種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月相,按邏輯是順;從滿月全亮又慢慢虧缺,直到看不見一點月光,這種月光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有到無的變化,按邏輯是逆。屰是逆的初文。這種天體現象的周而復始,盈虧變換,農曆每月初一,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和太陽同時出沒,多見於陰曆初一,中國極少見(月光),這種月相叫“朔”。故字从月、从屰會意,以示每月初一、初始、初生義,如禮記·禮運:“皆從其~。”引申為復蘇、再生義。

【釋義】

(一)農曆,每月初一。左官鼎:“十一年十一月有乙巳朔,左(官)冶大夫杕。”左傳·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月有食之。”鄭玄:“朔,初也。”

(二)北方。爾雅·釋訓:“朔,北方也。”此意銘文多以“逆”為之。五祀衛鼎:“氒逆(朔)彊(疆)眔厲田。”朔疆,北界。尚書·堯典:“申命和叔,宅~方。”偽:“北稱朔。”

【字例】

左官鼎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4: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