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捷,獵也;軍獲得也。从手,疌聲。春秋傳曰:‘齊人來獻戎捷。’”
【釋形】
捷,金文二形二義,周金文从
,从戈會意。
,是从艸、从邑,三字石經古文
作“
”,从艸與木意同。
(yì),類篇:草傷壞也。其與戈會意,表義為殺傷、破獲,因以有獵獲,俘獲義。商代晚期金文尊銘字,當為“捷”,是以形表意,从疌、从又(手)會意。其从之疌,與金文作
(疌己爵)字相似,象人手持戒物,其“人”之背後下方从“又(手)”,與甲文“及”字从之“又”相似,疑以“及”表聲,故隸變為捷,本義為迅疾。
【釋義】
(一)告捷,勝利。卌二年
鼎:“女(汝)隹(唯)克井(型)乃先且(祖)考,戎
狁,出
(捷)于井(邢)阿,于.JPG)
。”此言:你(指逨)能繼承先輩與嚴允戰鬬的精神,與戎人交戰,初捷于井阿,再戰于歷
。
(二)克,制勝。疐鼎:“王令(命).JPG)
(
)東反尸(夷),疐肈(肇)從
征。”陳直讀金日札附編一百零五疐鼎案云:“‘
’當為‘截’字異文,卽詩‘海外有截’之義,箋邑反。郭沫若氏引三體釋作‘
’,本文說王方令遣出兵伐東反尸,不得卽言奏捷,於理不順。另行壺‘
’字亦應作‘截’解”。此釋可備一說。
(三)戰利品也稱捷。呂行壺:“隹(唯)四月白(伯)懋父北征。唯還,呂行
(捷)孚(俘)貝,用寶
彝。”春秋·莊公三十一年:“齊侯來獻戎∽。”另參見前之(二)釋,陳直先生說。
(四)人名。捷父辛尊:“捷父辛□雞。”
【字例】
.JPG)
捷父辛尊
.JPG)
疐 鼎
.JPG)
卌二年
鼎
.JPG)
庚 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