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杞,枸杞也。从木,己聲。”
【釋形】
杞,甲骨文、,金文亦同,从木,己聲。己亦可為意符,杞,指灌木之枸杞,其歧枝混出,枝柯相交彎曲,故从“己”。廣韻·止韻:“杞,木名,茍杞。春名天精子,夏名茍杞葉,秋名卻老枝,冬名地骨根。”
【釋義】
(一)古國名。周代諸侯國,姒姓。周武王封夏禹後代於杞。後為楚所滅,故址原河南杞縣,後遷山東。成語有“杞人憂天。”史密簋:“南尸(夷)盧、虎會杞尸(夷)、舟尸(夷)。”杞伯每亡簋:“杞白(伯)每亡乍(作)寶(簋)。”禮記·樂記:“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于薊……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于杞;投殷之後于宋。”杞的始祖為東樓公,是夏禹之後,確是武王克殷後所封,見史記·陳杞世家。建都于雍丘,漢書·地理志:陳留郡雍丘,“故杞國也,周武王封禹後東樓公。”
(二)地名。亳鼎:“公侯易(賜)亳杞土。”
【字例】
亳 鼎
杞婦卣
杞伯鼎
杞伯壺蓋
杞伯每亡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