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盧,飯器也。从皿,聲。,籀文盧。” 【釋形】 盧,甲骨文(甲2902)、(續6、10、7)、(合集27041),或象形,上為爐身,下為爐足;或增虍為聲;或从(同、)、从火會意。說文:“,讀若盧同。,籀文(lú)。”,从缶,為聲。又甾,“東楚名缶為甾”。上引甲文甲骨文字典:“虍表猛獸之革,用以覆屋頂者;火表室內之火塘。”商代父丁卣字,上从,亦表聲,下象火塘與爐足;周金文趞曹鼎字,與甲骨文形同。東周白公父簠字,从皿,()聲,聲符較嬰次盧字从膚下从“胃”省之月(肉),參見“”字條。後期金文从“皿”,示為爐灶之貯薪燃火之火塘亦余灰之坑。故易火作“皿”。戰國戈銘字,與說文之籀文形同。盧,是鑪、爐之初文。盧為火所熏,色黑,因以盧有黑義。 【釋義】 1.lú洛乎切 (一)鑪,燃燒之器。嬰次鑪:“王子次之(燎)(鑪)。”後漢書·五行志:“(光和)四年,魏郡男子張博送鐵~詣太官。”文獻多作“鑪”。唐玄應一切經音義二:“凡盛火之器曰鑪。”左傳·定公三年:“(邾莊公)自投于牀,廢于鑪炭。” (二)通“廬”。十五年趞曹鼎:“王射于射盧(廬)。”見廬字條。 (三)赤褐色的銅合金。白公父簠:“隹(惟)鐈隹(惟)盧。”讀本:“盧,通‘’。……此處為金屬名。它器銘文有稱‘玄鏐赤’‘吉金黃’者。爾雅·釋器:‘黃金謂之,其美者謂之鏐。’玄鏐赤對文,則亦當為金之美者。”郘鐘:“玄鏐鋁。”玄(鑪)對文,指金屬的顏色,為赤褐色。 (四)地名,河南盧氏。盧氏戈:“盧氏。”水經·洛水註引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九年,韓厐取~氏城。” 2.lǔ 郎古切 (五)通“櫓”。十五年趞曹鼎:“史趞曹易(賜)弓矢虎盧(櫓)、九(厹)、(胄)、干(或釋)殳。”盧卽櫓。說文:“櫓,大盾也。”或仍讀盧,郭沫若謂“其曰‘虎盧’者,蓋殳為虎賁所持,故又冠之以虎也。” 【字例】
盧父丁卣
十五年趞曹鼎
者旨爐
白公父簠
嬰次盧
盧氏戈
戰國 曾侯乙燎爐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