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矣,語已詞也。从矢,以聲。”
【釋形】
矣,金文从矢、从以,以亦聲。以,甲骨文、金文作
,而“矣”字金文所从“
”,右邊增飾筆橫折豎畫,是戰國文字加飾筆之書風,隸作“
”,孫詒讓契文舉例云:“(以)此當為佀。”卽為“似”字,似乃源于“以”,已、以,源于一字之分化,均有“停止”義,如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墨子·號令:“事以,各以其記取之。”表時間副詞的“已經”作“已”或作“以”,如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國語·晉語四:“其聞之者,吾以除之矣。”可知其之“以”,卽義為“已”,已與“矢”會意,表示箭已發出,矢已止。段玉裁說文註:“已,止也。其意止,其言曰矣。”其本義為“已止”。
【釋義】
句尾語气詞,表停止,相當于“了”。中山王
鼎:“閈於天下之勿矣。”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
【字例】
.JPG)
中山王
鼎